甘肃张掖甘州:“党建+网格”提升基层治理能力_天天看点
央广网武威3月22日消息(记者李红军 通讯员白梅薇 曹海燕)支部建在网格上、驿站建在家门口、服务做到心坎里,让居民感受到满满的幸福感……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东街街道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网格服务驿站”治理模式,聚焦“强核心、抓联动、促长效”三大关键节点,着力破解社区治理“方程式”,持续释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乘数效应,实现“1+1>2”的良好成效。
发挥阵地优势,织密治理“覆盖网”
晨起昏落,走进颐兴苑网格服务驿站,运动跳舞的欢笑声、说唱评书的音乐声不绝于耳,书画室里墨香四溢……
【资料图】
甘州区东街街道文庙巷居民在颐兴苑网格服务驿站进行自乐表演(央广网发 甘州区委宣传部 供图)
这是东街街道为党员群众、户外劳动者打造的一个温暖港湾,通过“邻里话室”“乐享运动”“翰墨飘香”等驿站功能,丰富居民精神文化、倾听居民声音,解决居民诉求,从精神、物质、生活等方面全方位为居民提供各类服务,3月份已开展“网格倾力·乐在运动”“翰墨飘香·迎新送福”等活动10余场。
位于金安苑社区的“幸福邻里坊”,在寒假期间也吸引了不少“小读者”。“社区组织开展的几次活动,孩子都非常喜欢,既拓宽了视野,也锻炼了动手能力。”东辰瑞景小区居民支建萍说。
居民有需求,社区有回应,甘州区东街街道持续优化社区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工站”作用,统筹调动网格员、志愿者力量,建设打造“党建引领邻聚力,服务居民零距离”“幸福邻里坊”等特色党建品牌3个,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居民满意度。
精细管理服务,打造治理“新家园”
“小过道”变成了“柏油路”,“小水池”变成了“小公园”,曾经的绕道入园变成了推窗见景……这是2022年以来,东街街道甘泉社区南大池片区发生的巨大变化。作为城市更新区级示范点,街道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深入推进城市更新项目实施,整合“三无楼院”,腾退公共空间,提升基础设施,本着边建设边治理的原则,引进物业服务,规范小区治理。
南大池片区改造后小区内环境(央广网发 甘州区委宣传部 供图)
“灯亮了,路平了,新建成的网格服务驿站全天开放,让我和老邻居们白天有去处,晚年生活更丰富。”南大池片区居民刘晓芳说。
经过提升改造的南大池片区,居住环境美如画,安保措施全覆盖,现代化智能光伏车棚更是为居民提供了高效便利的服务。
甘州区东街街道将“智慧社区”建设和网格服务驿站建设有机结合,打造出了“2+5+1”微网格工作法,构筑以社区为依托、志愿服务为纽带、网格党员群众为主体的互助一体化服务体系。由居民“点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派单”,志愿服务队或有能力、有特长的党员网格长“接单”,形成“1+1结对”个性化、差异化服务,推动党群情感连线,营造“幸福满格”的浓厚氛围。
整合社会力量,打通治理“关节点”
通过微网格治理,有效激发居民参与基层事务的积极性,形成以街道“大工委”为核心、各社区“大党委”为分支,各网格党支部、微网格党小组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的良好局面,提升基层治理新效能,焕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者深入楼院开展理论宣讲(央广网发 甘州区委宣传部 供图)
“哪个小区的下水不通了,谁家闹矛盾了,哪儿的路灯不亮了,小区里的大事小情网格员第一时间就能知道,能解决的现场解决,解决不了的就及时跟社区议事会反映。”网格员黄凤英说。
在东街街道长沙门社区,坚持“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通过协商议事会、网格议事会,组织小区物业、党员、居民代表等,将网格员上门收集的特殊问题、居民自主上报的个别问题和网格议事会商讨的普遍问题进行收集整理,通过“民意收集—协商议题—议前准备—协商议事—反馈结果”的“五步议事法”每月开展议事,化解居民群众反映的诉求和矛盾,共同商议小区建设重大问题,激发小区居民自治活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