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独家】昔日违建垃圾站变身街角公园!温泉镇点靓“微空间”
“到街角公园坐会儿聊聊天。”“一起用健身器材锻炼锻炼。”“我要和小朋友比赛爬‘梯子’。”来此活动的居民纷纷打着招呼。近日,位于海淀区温泉镇御风路与簸箕水路交叉口东西两侧拐角的街角公园,以它别致的墙画、鲜艳的塑胶铺装及儿童活动设施,吸引了附近居民和孩子们在此休闲玩乐,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新晋“打卡地”。
居民参与“家门口的蝶变”
(资料图)
据了解,街角公园前身是一处早期违法占地的大件垃圾收集站,虽然有围墙,但垃圾多到已经超过墙头,完全不符合要求。其围墙砌筑在马路牙子上,严重影响了行人通行。在拆除违建垃圾站后,裸露的墙面、破损的铺装和不合理的道牙依然存在安全等隐患。
“东西两侧总面积约264.5平方米,其中西侧占地面积约90.27平方米,东侧约174.23平方米。周边有北辰香麓、望麓园和欣麓园三个居住区,居民较密集,对公共活动空间有迫切需求。我们经多次现场查访,了解到场地的主要使用者是社区内的老人及儿童,而社区内部缺乏针对老人和儿童的活动场地。居民希望在保证安全、畅通的情况下,增加儿童活动场地。”温泉镇相关负责人说道。
为盘活“微空间”资源,合理利用该地块,温泉镇充分考虑周边居民使用需求,向居民广泛征求使用意见,同时,聘请专业设计团队按照“小而精、小而美”的原则制作设计方案。在征求意见过程中,设计师与社区、街道联合举办居民调研会,发放设计意向图册,居民根据自身的喜好,提出选择铺装、活动器械等意向及相关改造建议。结合公众的意见及选取的意向图片,设计师团队展开讨论,修改方案细节,最终共同达成意向,由居民参与决定了“家门口的蝶变”。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团队从人文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深度挖掘场地的人文精神和历史沿革,提取了将场地区本身拥有的温泉文化、西山的山水脉络走势,作为设计的基本理念与形态。经过紧锣密鼓的设计和讨论,为当地居民创造了一个融合展示示范性和儿童活动性的街角空间。
公园的主题是“泉·心空间”
据温泉镇责任规划师王卓介绍,在海淀区委区政府及温泉镇的推动和指导下,方案以西山山水脉络走势为设计构思,结合场地现状条件,有针对性地补充公共设施、提升景观绿化、优化通行条件、彰显文化内涵。形成色彩活泼的活动场地空间,包括搭建文化墙、廊架等,塑造林下活动空间,并提供短暂休息的树池座椅等。
记者看到,公园增设了围墙、廊架与景墙围合空间,分隔活动空间与通行空间,确保儿童活动的安全性,同时,增加木平台、儿童活动器械、廊架、互动背景墙,老人和儿童都有了各自游憩和社交的场地。
“项目建设彰显了社区活动空间的共建共享、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理念,让自然和生活要素更紧密融入社区共享空间,丰富居民生活环境,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就如公园的主题‘泉·心空间’,象征着我们想要为大家展示温泉镇独有的温泉文化,也意味着整个街角空间通过设计,被赋予全新的功能和寓意,为当地居民带来全新的生活体验。”王卓说道。
小处落子,激活全局。这处面积只有200多平方米的街角公园不仅提升了城市环境,满足了人们休闲娱乐的需要,更是温泉镇推动城市更新的生动实践。
“对于老百姓来说,累了能坐会儿,有地儿可以锻炼,漂亮的墙画看着也顺心,这就是家门口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家住北辰香麓小区居民陈先生说道。
记者:高玉超
编辑:张斌
推荐 ·阅读
·
·
·
·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