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拆汇丰控股争论再升级 大股东平安资管首提战略重组方案 世界今热点

“ 在汇丰控股股东大会即将召开之际,大股东平安资管发布声明,提出战略重组方案。此前关于分拆汇丰亚洲业务并在港单独上市的呼声不断,但是汇丰管理层对此不予认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关于分拆汇丰控股的争论再度升级。

汇丰将于5月5日在英国召开年度股东大会,届时,会上将投票表决由部分股东提出的分拆亚洲业务并将股息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的议案。

汇丰控股董事长杜嘉祺(Mark Tucker)此前明确表态反对分拆,称分拆亚洲业务将对股东价值造成重大损害,包括使他们的股息面临风险。而汇丰大股东平安资管表示原则上支持这两项议案,希望汇丰以开放的态度听取、研究股东意见。

平安资管首提战略重组方案

近年来,不少中小股东向汇丰管理层建议,要求分拆汇丰亚洲业务在香港注册总部并独立上市。

4月18日晚间,平安资管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黄勇发表了《平安资管公司关于汇丰控股的原则和立场》的声明,针对当前市场上关于平安与汇丰控股的关系以及平安对汇丰的看法进行了回应。

声明表示,自2015年起,平安资管逐步增持汇丰,成为汇丰的长期投资者。投资初期,汇丰的业绩表现乐观,然而,随着汇丰经营业绩恶化、表现显著落后合理同业对标组、对股息政策进行破坏性调整、市值持续下滑、对全球商业模式挑战反应迟缓,平安资管日益感到担忧。

声明中说:“过去两年,平安资管向汇丰管理层分享了许多结构性建议,包括汇丰亚洲业务在香港上市、整合亚洲业务等。尽管与汇丰分享了多项建议,但我们对汇丰管理层对所有解决方案一贯的封闭态度极其失望。”

在声明中,平安建议汇丰从原来的分拆方案(spin-off)调整为战略重组方案(strategic restructuring)。“战略重组方案完全可以解决汇丰的顾虑,包括但不限于环球价值、运营成本、法律障碍等问题。“

“为从根本上提升汇丰的市场竞争力,助其改善业绩、提升价值、把握亚洲增长机遇,汇丰有必要推动结构性的战略重组改革。”

不过,平安资管在声明里指出,“尽管我们提出多项建议,汇丰管理层没有给予积极的回应和清晰的解释,对此我们表示失望。我们认为,尽管我们不断提出开放交流的请求,其他股东也提出了类似要求,汇丰团队及其指定的付费外部顾问,对审查任何结构性重组方案都保持先入为主的成见。汇丰拒绝参与有关方案的讨论,仅与我们分享了评估结论。汇丰管理层只是简单表示‘结构性重组的提议将对价值产生重大破坏性影响’,阐述了一系列不能接受该提议的理由,基本不承认提议的任何优势。”

汇丰控股发言人对外则表示,“不认同这些结构重组方案能为股东带来更大价值”,“深信集团目前的策略是最迅速、最稳妥、最能够提升股东回报的方式”。

平安资管提五项“担忧”

数据显示,汇丰控股2022财年全年净利148.22亿美元,同比增长17.57%。

尽管汇丰2022年业绩有所改善,平安资管仍对以下五个方面深感担忧:

第一,汇丰绝对业绩的改善主要得益于加息周期,然而加息已逐步见顶。据2022年汇丰年报显示,其营业收入同比提升4%,完全是受与加息挂钩的净息差增长所致,净利息收入增长了23%,但平均生息资产同比下降0.3%。实际上,汇丰2022年的非息收入同比下降了17%。

第二,尽管绝对业绩有所改善,汇丰控股和汇丰亚洲业绩仍大幅落后同业。2022年,汇丰的主要业绩指标大幅落后全球同业。据年报显示,汇丰2022年的RoTE为9.9%,低于全球同业对标组12.5%的平均值;其成本收入比高达64.4%,高于全球同业对标组55.2%的平均值;其收入同比提升4.4%,低于全球同业对标组9.2%的平均值。汇丰亚洲与同业的差距更加显著,2022年,汇丰亚洲业务的RoTE仅为10.5%,逊于亚洲同业对标组13.8%的平均值。汇丰在亚洲的表现相对较差,主要受到成本收入比偏高(汇丰亚洲为54%,亚洲同业平均值仅为38%)、净息差较低(净息差受该行收益较低、规模相对较大的银行同业资产所拖累,汇丰亚洲同业银行资产高达14%,亚洲同业仅为7%)的负面影响。

第三,汇丰管理层设定的RoTE及成本目标不够充分。汇丰管理层设定的RoTE目标,只需要自2023年起达成超过12%,但同业已在两年前且利率环境不那么有利的情况下就已超过该水平(同业平均值为12.8%)。此外,由于汇丰在集团和亚洲层面的成本收入比偏高,叠加看似较高的集团总部费用(2021年,总部费用占总收入的3%,同业仅为占1%。2022年汇丰未披露相关数据)和过量员工总数(当前,汇丰全职员工总数达219,199名。

此前,管理层原定2022年仅保留20万名全职员工,随后放弃了该目标),汇丰希望将2023年经调整后的成本目标,在305亿美元的基础上增加约3%的理由似乎不够充分。此外,汇丰管理层也没有解决部分市场因规模较小、处于边缘市场地位导致的结构性成本偏高问题,以成本收入比为例,新加坡业务高达88%(据2021年数据)、中国内地业务高达68%、美国业务高达84%、欧洲非“围栏”银行业务高达113%。

第四,汇丰管理层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关键业务模式面临的挑战。包括本地化能力偏弱、成本基数过高、资本效率低下、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等。

第五,汇丰将汇丰亚洲的分红与所需资本,用以支持回报相对较低的非亚洲业务。过去三年,汇丰亚洲累计向集团上缴了61%的利润,向集团发放分红达160亿美金,相当于集团同期向股东派发股息总额的1.1倍以上。实际上,汇丰亚洲一直持续补贴回报相对较低的非亚洲业务,这些业务在过去三年占据了集团整体风险加权资产的一半以上,但只贡献了14%的利润。虽然汇丰已退出部分非核心业务,但退出规模很小(仅占风险加权资产的4.7%),其余非亚洲业务风险加权资产仍高达51%,但回报仅为亚洲业务的四分之一(非亚洲业务的税前风险加权资产回报率仅为0.9%,亚洲业务为3.4%)。

在声明中,平安资管重申了两大原则:第一,汇丰仍是总部在亚洲的上市银行的控股股东,以维持全球业务线的协同效应;第二,不同方案都将为汇丰股东带来巨大收益,包括释放价值、减少资本要求、提升长期效率、缓解地缘政治风险和重新定位竞争局势。

平安资管认为,如果经过战略重组,“新汇丰亚洲业务”有机会快速成长为盈利能力最强的企业,拥有强劲的股东回报。

2015年以来平安资管逐步增持汇丰并成为其长期投资者。2020年港交所披露信息显示,平安资管增持汇丰控股比例增加至8%,超越贝莱德的7.14%,成为汇丰控股第一大股东。汇丰控股目前市值为1.13万亿港元。

关键词:

为您推荐

分拆汇丰控股争论再升级 大股东平安资管首提战略重组方案 世界今热点

“在汇丰控股股东大会即将召开之际,大股东平安资管发布声明,提出战略重组方案。此前关于分拆汇丰亚洲业务并在港单独上市的呼声不断,但是汇

来源:经理人杂志2023-04-21

江西抚州:尖尖小竹笋 蕴藏满满幸福感

央广网抚州4月21日消息(记者邓玉玲)近日,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泽泉村村民吴荣仔从泽泉村罐头笋加工厂领到了5200元,这是

来源:央广网2023-04-21

办理协议离婚必须本人到场吗?听听律师怎么说

办理协议离婚双方必须到场。因为离婚手续属于个人权利行使的一种,需要当事人本人亲自到场办理。如果有特殊情况无法亲自到场,也

来源:法务网2023-04-21

全球即时看!联创光电参股公司研发的世界首台MW级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装置投产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4月20日,由江西联创光电超导应用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台MW级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装置举行了竣工投产仪式。联创超导由上市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2023-04-21

【港股异动】小鹏汽车-W(09868.HK)跌3.21%

【财华社讯】小鹏汽车-W(09868 HK)截至15:00下跌3 21%,现报36 2港元,跌1 2港元。成交721万股,涉资2 67亿元。(出处:财华港股智能

来源:财华网2023-04-21

世界通讯!推出两款旗舰折叠新品,vivo发布vivo X Fold2、X Flip

4月20日,vivo举办发布会,正式带来了两款折叠手机新品,分别为横向折叠的vivoXFold2以及竖向折叠的XF

来源:界面新闻2023-04-21

上交所:对紫晶存储公司及有关责任人予以纪律处分

【上交所:对紫晶存储公司及有关责任人予以纪律处分】上交所发布对广东紫晶信息存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及有关责任人予以纪律处分的决定:对广东

来源:中钢网2023-04-21

新一期宁波消费券来了!云闪付、美团、微信等平台都能领,五一假期可用 当前热议

4月21日,宁波“双促双旺·你消费我助力”消费促进活动正式开启。活动将分八轮发放新一期宁波消费券,总额1亿元。宁波当地消

来源:钱江晚报2023-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