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性变化的规律|新要闻
感受性变化的规律是教师招聘考试的考点。考生备考主要的题型是单选题和多选题。单选题主要出“例子反选”。
一、知识解析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神经系统对外在或内在刺激的直接感受,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例如,我们看到某种颜色或亮光、听到某种声音、闻到某种气味,都是通过眼、耳、鼻、舌、身(皮肤)等感觉器官而获得的感觉,反映的都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相关资料图)
第一,感觉的适应。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感受器,使其感受性提高或降低,这种现象称为感觉的适应。例如,当我们从光亮的地方进入暗处,开始的时候我们什么也看不见,经过数分钟后,逐渐可看到物体的细节,这就是我们眼睛的感受性适应在逐步提高。这种在暗处视觉感受性逐渐提高的过程叫作暗适应。相反地,当我们由暗处进入光亮的环境,开始我们也是什么都看不见,感到光线过强耀眼,很不适应,过了几分钟,眼睛的感受性由暗处的高水平恢复到正常水平。这种在光亮环境中视觉感受性下降的过程叫作光适应(明适应)。
第二,感觉的对比。这是同类感觉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变化。红色感觉和绿色感觉是对立的感觉,两者相互作用可使对方有所加强。白和黑、甜和酸、冷和热,都能发生对比现象。几种刺激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比现象,叫同时对比。如同
样一个图形,在黑色背景上显得较亮,在白色背景上显得较暗。几个刺激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比现象,叫相继对比。如在受冷之后,微温的刺激就显得很热。
第三,感觉补偿。感觉补偿是指由于某种感觉缺失或功能不全,促进了其他感觉的感受性提高,以取得补偿作用的现象。例如,盲人的听觉、触觉和嗅觉特别灵敏,以此来补偿丧失了的视觉功能,这种补偿作用是通过长期不懈的练习获得的。
第四,联觉现象。联觉是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如对色彩的感觉往往产生联觉的现象,如绿色象征万物生长的春天,表示青春和健美,使人感到一派生机,给人以喜悦和宁静的感觉。蓝色有静止的感觉,使人感到幽静、平缓。
第五,感觉后效。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称之为感觉后效,也叫感觉后像。在各种感觉中,视觉的后效最显著,又称视觉后像,如人们看电影时,电影拷贝上的一幅幅画面是不动的,而人们看到的却是连贯的动作活动的景物,这是运用了视觉后像的心理学原理。
二、小试牛刀
1.小明同学说,当他听到泡沫擦玻璃的声音时,就感觉很冷,浑身不舒服,这种感觉现象是( )。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联觉 D.感觉补偿
2.“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指的是( )。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联觉 D.感觉补偿
1.【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感觉性变化的规律。联觉是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题干中,小明是当他听到泡沫擦玻璃的声音时,就感觉很冷,浑身不舒服,即由听到泡沫擦玻璃的声音引发身体感觉不舒服。因此,这一现象是联觉的表现。C项正确。
A项,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感受器,使其感受性提高或降低,这种现象称为感觉的适应。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感觉补偿是指由于某种感觉缺失或功能不全,促进了其他感觉的感受性提高,以取得补偿作用的现象。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感觉性变化的规律。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感受器,使其感受性提高或降低,这种现象称为感觉的适应。感觉适应包括视觉的适应、嗅觉适应、皮肤觉的适应等。题干中描述的现象是嗅觉适应,因此属于感觉适应。A项正确
B项,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联觉是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感觉补偿是指由于某种感觉缺失或功能不全,促进了其他感觉的感受性提高,以取得补偿作用的现象。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关键词: